一场“低价采购+收受回扣”的风波,让这家康复医院差点关门

栏目:医休观点发布:2025-05-03浏览:4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NNR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

  最近看到一则关于康复医院的新闻,事件不大,却值得行业人士关注。它与我们熟悉的医院运营、采购管理以及民营机构的资金链紧密相关。

  这起事件发生在江苏靖江。当地一家民营康复医院,以康复治疗和肾病专科为主,是工伤康复和医保双定点单位。

  2024年初,该院一名采购员孙某因采购价格相对便宜的药品并收受回扣,被外省司法机关立案侦查。随后,办案机关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为由,冻结了医院银行存款135万余元,并扣押资金50万元,导致医院运营受到明显影响。

  同年4月,江苏省检察院部署排查执法规范性问题,靖江市检察院在调查中发现该医院案件线索。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检方认为:

  药品采购价未明显低于市场价;

  无证据表明医院方面明知涉案药品为违法所得;

  孙某的个人行为与医院整体运营无直接关联。

  最终,检方认定医院不构成单位犯罪。2024年10月,被冻结的135万余元资金解冻;2025年初,被扣押的50万元也如数返还,医院排除单位犯罪嫌疑,恢复正常运营。

  目前,孙某已因相关罪名进入司法程序,案件正在审理中。

  这件事虽然已经有了结果,但对行业从业者来说,仍值得深思。

  一方面,这家医院本身没有直接参与违法行为,却因个别员工的行为受到严重波及,运营一度陷入困难。对很多民营康复机构来说,资金被冻结几个月,可能就意味着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在康复医院的采购、财务、合规管理上,风险并不总是来自外部,而往往是内部环节的疏忽或“灰区操作”带来的隐患。

  我们常说“康复是慢生意”,但慢不等于可以忽视流程合规。越是依赖长期运营、现金流紧密支撑的医院,越应该提前做好风控准备。包括但不限于:

  建立清晰的采购流程、授权机制;

  对关键岗位加强风险提示和定期审查;

  对资金账户设置最基本的备用方案。

  这不是为了应对极端情况,而是为了让一家康复机构在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多争取一点空间,不至于被一记“误伤”拖垮。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个提醒:管理看似琐碎,却是保障医院安全运行的“骨架”之一。

最新文档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