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通医疗多自由度手持机械臂获FDA市场准入
近日,苏州视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通医疗”)的多自由度手持机械臂(ArtiNimble™)产品成功获得美国 FDA 的市场准入。这一成就不仅代表着该产品获得了国际上最权威审核机构的认可,更是视通医疗在自然腔道柔性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微创外科手术临床痛点明显,市场亟待破题
随着微创手术理念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外科手术被微创手术所取代。曾经需要开胸的手术,如今越来越多地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然而,国内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仅为 40%,与海外同期近 90%的渗透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即便在国内一些大三甲医院,这一数据也不尽如人意。若下沉到全国三四线城市,渗透率可能会更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一些高难度、复杂精细的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中,特别是手术区域位于重要器官、组织附近时,传统的缝合、切除操作变得异常困难。有时穿刺入路角度与手术区域平行,导致操作空间狭小,医生操作不便,进而限制了微创外科手术的渗透率提升。
近年来,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凭借末端器械多自由度转弯的特点,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在面对过往较为棘手的挑战性手术时,能够短时间内对病灶位置进行切除或缝合,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但与此同时,过高的设备售价以及大型设备配置证限制等情况,制约了手术机器人的普及。只有一些大三甲医院的医生才有机会使用这些设备进行手术操作,而国内更广大的三四线医生群体,往往只能在展会等极少数场合,才能“体验”手术机器人,感受多自由度转弯器械的魅力。
视通医疗首创,“柔性、小型化、低成本”微创外科解决方案
视通医疗秉持着打造“柔性、小型化、低成本”手术机器人的一贯理念,针对上述受种种因素制约的临床痛点,借助已有的产品技术平台,创造性地将手术机器人手术应用于普外、胸外等领域,成功设计出一款“多自由度手持机械臂”。该器械不仅适用于传统的疝气修补、肠吻合等手术,也适用于极端复杂、精细的微创外科手术场景。
与传统直杆型腹腔镜手术器械必须通过复杂旋钮或按键才能进行关节调弯操作不同,视通医疗的多自由度手持机械臂可以零延迟、实时模拟医生手部操作,实现头端跟随医生手部进行 360°无限旋转,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生手术操作的可达区域,保证了位置及姿态的精准度,减少了复杂、精细手术的临床学习曲线。与此同时,真实的触觉力反馈技术,也能使医生直观感受到组织力反馈,便于更加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此外,柔性器械技术的平台化应用及模块化的制作工艺,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极大地提升了本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视通医疗多款产品取得阶段性进展,多自由度手持机械臂开启商业化推广
视通医疗成立于2022年08月,公司以平台化技术为基础,打造柔性、小型化、低成本手术机器人,致力于成为全球自然腔道柔性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先行者与市场引领者。研发产品线覆盖妇科、消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临床科室。目前国外在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领域,多家海外公司陆续获证并开始商业化推广,视通医疗将继续深耕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研发,以原创技术攻克柔性机器人领域的专业壁垒,推动国内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
公司已获得比邻星,元禾控股等一线机构的多轮融资与支持,目前Pre-A+轮融资也在持续推进中,着手准备手术机器人系统产品定型后的临床试验及后续的商业化推广。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患者享受到视通医疗手术机器人智能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2024-11-02 11:30:03发表“行业新闻”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xiuqixie.com/article/526.html
阅读排行
- Recor超声RDN系统在美国启动上市后研究
- 国内首款,博视医疗秩光®眼底智能导航激光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 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现存问题:主要诊断选择错误、遗漏、不规范、手术操作编码遗漏、入院病情与出院诊断不一致
- 拥有28家康复医院的明州医疗,面对医保违规问题也束手无策
- 龙之杰的康复理疗设备被国家药监局通报为不符合标准
- 康复治疗师和康复医师哪个更吃香?
- 各地康复治疗师纷纷公布月薪,你在哪一档?
- 沛嘉医疗2024:营收破6亿大关!创新驱动高增长,TAVR与神经介入双轮发力
- 4亿!伟思医疗2024年营收较去年下降13.45%,面对市场需求不足,竞争加剧等难题,如何在康复+医美双轮驱动下迎接挑战?
- 国外议员高呼: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康复医疗!看来,不止中国的康复医疗面临着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