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版康复外骨骼成为下一个新风口?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NNR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
近日,长沙优龙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龙机器人”)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级战略融资,本轮投资由长沙市属国资旗舰平台长沙城市发展集团旗下领新基金独家注资。据报道,此次合作标志着国内柔性外骨骼机器人领域“技术研发+产业资本+医疗及文旅”创新模式的落地,为智慧医疗康复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优龙机器人成立于2020年4月,位于长沙市,专注柔性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致力于智能康复前沿技术开发,主要产品为柔性外骨骼机器人等系列智能化产品,涵盖助力下肢弱能人群行动以及帮助下肢行动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等类型。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养老助残等大健康行业。
优龙机器人目前已获得的产品注册证:
在康复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企业中,优龙科技应该算今年融到资的第五家:
推荐阅读:
傅利叶获8亿融资,是否预示康复机器人企业“集体失败”了?
翔宇医疗成立脑机接口实验室、组建康复机器人研发中心,康复医疗的市场竞争开始进入“下半场”了吗?
康复医疗领域十大伪创新TOP1:全网道歉!上肢康复机器人在未来可能有效果,但当下的产品大多都是鸡肋
上肢康复机器人对中风患者没有临床意义!它更像一种炒作,市场应该停止生产效益低的康复设备
这篇推文我们不聊产品,聊聊最近的市场风向,随着前一阵程天科技的柔性外骨骼在互联网上的平台引爆了一波热点(据说卖的供不应求),不少的朋友问:难道家用端康复外骨骼是康复的下一个风口吗?小编结合最近跟一些厂家朋友了解到的市场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大家开始关注“家用”场景?
在过去数年,无论是上肢机器人还是下肢机器人,市场主战场一直是医疗机构,主要走的是B端路线,依靠医保支付来维持盈利空间。然而,从2023年开始,这个格局逐渐出现了变化:
首先,医院市场竞争加剧是推动企业向家庭端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家涌入康复设备领域,医疗端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在价格战和渠道战之后,利润空间逐渐压缩。许多企业在与医院的合作中,不仅面临周期长、回款慢的问题,更面临着利润逐步摊薄的困境。此时,开发新市场显得迫在眉睫。
其次,医保控费下的“刚需”转移也促使企业关注家用市场。近年来国家医保政策持续从严,DRG/DIP付费改革下,各级医疗机构被迫严格控制成本,特别是在康复类设备的采购上尤为谨慎,传统重资产、重投入的医疗设备购买频次明显降低,这种趋势使得以医保报销为主的康复机器人企业压力骤增。企业不得不考虑:是否可以绕开医保依赖,直接触达用户端,从家庭付费需求中获得新的增长。
再者,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家庭需求正在崛起。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9亿,其中失能、半失能人群超过4500万人。这一庞大的群体长期以来无法通过医院渠道获得持续、便利的康复服务,他们对于居家康复设备的需求极为迫切。这种需求的释放,为家庭康复机器人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另外,互联网销售平台带来的消费习惯改变也为家用康复机器人的推广提供了机会。2023年下半年开始,以抖音、小红书、快手等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渠道快速崛起,程天科技的柔性下肢外骨骼正是借助抖音带货模式,成功打破了家庭用户购买康复设备的心理门槛,首次实现了家用康复设备的“爆款”销售。据行业内部信息反馈,该产品在线上平台持续保持销量火热,这种成功案例直接触发了同行企业的跟进热潮,逐步构建了家用康复机器人新的市场生态。
可以说,正是在医院端竞争激烈、医保控费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需求上升以及新渠道销售模式快速普及前一阵外骨骼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家用康复外骨骼”迅速从一个小众的概念,看似正在一步步走向康复设备产业的中心。
二、市场的真实情况
家用康复外骨骼概念持续升温,不少厂家似乎已经看到了下一个巨大市场的到来。然而,康复哥最近与几位朋友深入交流现状后,总结一下大概有四点。
首先,目前大部分产品定位脱节,很多厂商大多还没真正搞清楚家庭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在目前的康复外骨骼市场上,大部分产品仍然处于“医院康复设备的家用简化版”阶段。还有一些厂商简单地认为,把医院用的专业设备简化一下、变小一点、外观好看一些就能卖给家庭,这完全是对用户需求的误判。
家用场景更讲究易用性、舒适性和人性化设计,例如如何便于老人独立穿戴、如何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的皮肤摩擦甚至二次损伤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很多企业的产品迄今没有解决方案,更谈不上适配家庭环境。
来源:Tech星球公众号
有些厂商看到两千多元的柔性外骨骼在抖音爆火后,便以为只要产品价格低廉、外观漂亮,就能顺利打开市场。但他们忽视了家用康复设备背后严肃的医疗属性——即使是面向家庭用户,产品仍需考虑到康复训练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家庭使用环境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医院。在家庭环境中,往往缺乏专业指导,使用者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居家环境又各不相同。如果产品设计者对这些场景缺乏深入理解,仅凭想象就盲目推出所谓的“家用版”,最终必然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其次,定价策略严重分化
在康复外骨骼市场中,医院端产品通常定价在几十万甚至更高,采用高成本、高性能模式,主要面向机构采购。程天科技两千多元的超低价,这种极端亲民的定价策略迅速在抖音等平台引爆市场,销量激增,甚至一度供不应求。
但仔细思考,这种价格上的巨大反差背后隐藏明显的市场逻辑矛盾:
如果企业将家用市场视为低价消费品模式来运作,那如何保障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耐用性?
反之,如果将产品定位为医疗级别的专业设备,又如何在近万元的价格下实现合理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康复哥认为,目前市场上企业对于家用康复设备的定价模式严重割裂。高价企业放不下身段,难以走进普通家庭;低价企业又存在对产品性能、品质和服务支持方面的疑虑。长期来看,家用康复外骨骼市场的价格策略亟待厘清,简单的低价模式是否能长久维持下去,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第三,临床疗效缺乏验证,家庭康复设备容易沦为“安慰剂”。
这个问题尤其值得警惕。家用康复设备虽然主打便捷,但缺乏足够的专业指导,如何保证规范有效的康复训练?在机构内,有医生、治疗师团队严格制定康复方案,设备的使用有严格的流程标准,而家庭使用场景中,往往只能依靠简单的视频指导或在线咨询。
长期下来,疗效到底如何,很可能就是未知数。如果产品的临床疗效无法保障,家用康复外骨骼极容易沦为一种安慰剂式的产品,甚至成为家属买了之后自我安慰的“摆设”,最终导致整个家庭康复设备市场的信用透支。
尤其是在低价市场,设备成本受限,产品功能必然大幅缩水,专业性和有效性就更加难以保障。几千乃至几万元买回的设备是否真正有效帮助患者康复,还是仅仅在满足心理需求?这一点目前并无明确答案。
最后,售后服务是致命短板,企业普遍未做好长期布局。
医疗设备进入家庭端后,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呈几何级增长。与其他消费产品不同,康复设备故障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直接造成安全风险。但目前国内康复外骨骼企业,缺乏健全的售后服务网络。一旦设备发生问题,远程修复困难,用户就会迅速失去耐心和信任。
康复哥了解到的情况是,大量企业的售后体系甚至停留在“能修就修,不能修再换”的简单思维中,根本没有考虑过服务网络的搭建与投入。
尤其在低价市场中,由于企业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很难投入资源建设覆盖全国的专业售后网络,售后问题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短期的爆红,不能代表家用市场已经成熟,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如果上述问题无法快速解决,所谓的家用康复外骨骼,将不仅无法成为下一个风口,更可能会成为行业盲目追捧后的一个巨大XX。
三、看好家用场景,但.........
首先,我们坚信家用场景一定是未来趋势。
一方面,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失能、半失能老人群体数量庞大,家庭场景下对智能辅助设备的需求注定只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家医保控费、医院设备采购趋严的背景下,医院端的康复设备市场正在逐渐饱和甚至萎缩,必然会促使更多企业转向C端家庭市场,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家庭康复、居家养老是整个医疗康复产业大势所趋,几乎没有悬念。
然而,当前的市场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过度依赖“低价+流量”模式,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长期价值与用户口碑。家用康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应是用户长期使用后的真实体验,而非一波流量推动下的短期销量。一旦用户发现产品效果不明显、穿戴困难、售后缺失,这种短期爆发将迅速转化为口碑危机。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在医疗器械行业,更多是以厂商-代理商-医生为主导,医生就是KOL,医生推荐,患者无法选择,有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的逻辑变了,KOL的逻辑从医生转换到了用户,你的产品好,用户就会自发的为你持续传播,你的产品不好,马上就会遭到用户的抛弃,踩一脚再吐一口唾沫,然后告诉别人:这就是个垃圾,避雷。
二是厂商普遍忽视了家用康复外骨骼背后严肃的医疗属性。许多厂商仅简单地将医院端设备简化或低价化后直接推给家庭用户,却未真正解决家庭场景下安全性、有效性、易用性等核心问题。家庭康复设备不是消费电子,不是智能手环,而是关系到患者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医疗级产品,产品和服务设计不能过于轻率。
三是当前企业几乎完全缺失适配家庭场景的服务生态建设。目前的模式更多是“一锤子买卖”,产品卖出去之后,缺乏系统化的专业指导、远程监控、定期维护、使用反馈的完整生态体系。未来真正能占领市场的家用康复设备,一定是软硬件结合、服务和产品一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的观点是:
家用康复市场的确存在巨大的机会,但如果还是在以不考虑效果为前提下的靠短期流量驱动、低价促销的模式难以为继。只有真正沉下心来做好产品、保证效果、服务和生态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真正抓住家用康复市场的长期红利。
我们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欢迎咨询:
本文2025-05-24 14:51:30发表“行业新闻”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xiuqixie.com/article/801.html
- 脑血管病影像学临床实践 ((美)瓦尔M.朗格主编) (Z-Library).pdf
- 断层影像解剖学(第3版) ( etc.) (Z-Library).pdf
- 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 (于春水, 马林, 张伟国) (Z-Library).pdf
- 全科医生诊疗与处方手册 (戴德银、田卫卫、张德云) (Z-Library).pdf
- 詹韦免疫生物学 (K. 墨菲;C. 韦弗 周洪) (Z-Library).pdf
- 药理学原理:药物治疗学的病理生理基础 (戈兰) (Z-Library).pdf
- 实用临床药物治疗学 免疫失调 ((美)卡罗琳·S.扎因得(Caroline·S.Zeind)主编;张雅敏,徐彦贵主译) (Z-Library).pdf
- 实用临床药物治疗学 感染性疾病 ((美)卡罗琳·S.扎因得(Caroline·S.Zeind)主编;夏培元,吕晓菊,杨帆主译) (Z-Library).pdf
- 实用临床药物治疗学 神经系统疾病 ((美)卡罗琳·S.扎因得(Caroline·S.Zeind)主编;王长连,吴钢主译) (Z-Library).pdf
- 儿童临床用药指南 (高原,张晓英) (Z-Library).pdf
阅读排行
- 手慢无!10款已上市密网支架·最全参数对比
- 加速注射笔产能布局,英捷信医疗顺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现存问题:主要诊断选择错误、遗漏、不规范、手术操作编码遗漏、入院病情与出院诊断不一致
- 靠大单品融资超13亿元,这家关节植入物制造商16年只做一个产品
- 拥有28家康复医院的明州医疗,面对医保违规问题也束手无策
- 基于运动想象范式,搭建独特算法,韶脑科技有望将脑卒中康复周期缩短1/3
- 虚之实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加速占领全球AI+脑科学战略高地
- 最新的中国康复医学专科排行榜发布啦!快来看看全国前十名的顶级康复科是什么样的~
- 全国首个!河南省对17项最新整合的康复类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吞咽功能训练收费最高!
- 浙江省医保局为脑机接口项目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