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25%的关税大棒砸向医药,会影响到康复产业吗?

栏目:医休观点发布:2025-05-03浏览:3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NNR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

  最近,中美之间这场突如其来的关税大战成了医药圈最受关注的话题。最初药品和医疗用品还被豁免,但如今也无法置身事外。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这场风波不仅牵扯到普通患者,更将影响医院、医生甚至整个医药产业链上的企业。

  一、事件始末:关税从34%飙升到125%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启动所谓“对等关税”,在原有关税基础上额外加征34%。仅仅两天后,中方以对等方式进行反击,也宣布对来自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同样比例的关税。自此,中美贸易摩擦正式向医药领域蔓延。

  短短一周之后,到了4月10日下午,美方再次出手,将关税力度推至惊人的125%。

  虽然最初美方将医药产品排除在外,但仅隔一天,美国政府迅速将药品也纳入征税范围,中美双方均对对方进口的药品实施了高额关税。这一转变的背后,预示着全球医药市场将遭受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

  二、对国内患者和医院意味着什么?

  高额关税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美国进口药品价格暴涨,这将成为国内患者、医院不得不直面的残酷现实。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血液制品类药品首当其冲。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血浆和血液制品出口国,仅2023年,中国进口的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中,高达65.2%来自美国。如今125%的关税落地,价格势必暴涨,这将直接转化为患者沉重的经济负担。

  对医院来说,采购成本的急剧上涨,将显著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营负担。一些严重依赖进口药品的医疗机构,可能不得不调整预算,甚至被迫压缩其他医疗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美国药品都一定大幅涨价。事实上,很多美资药企早已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美国本土往往只是进行最后一步的分装和分销。因此,部分药品的涨幅相对会小一些。但那些高度依赖美国本土制造的药品,医院和患者注定将承受更高的成本压力。

  药品之外,医疗设备和耗材也面临同样的命运。比如高端医疗设备(CT、MRI、手术机器人等),以及常规医疗耗材(注射器、医用手套等)的进口成本也将急剧攀升。

  尤其是那些以进口设备作为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三甲医院,将首先感受到高关税带来的巨大冲击,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的上升甚至可能打乱原有的发展计划。

  实际上,美国医药产业的生产链高度依赖全球市场,尤其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美国医院协会早前曾明确指出,美国医院使用的关键药物中,有近30%的原材料直接来自中国。这次关税战,美国国内医疗行业同样感到担忧:包括癌症治疗药物、心血管药物、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在内的常用药物生产都将受影响。

  美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超过20%,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械的需求和价格本已处于全球顶端。这次“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贸易战,反而可能导致美国患者医疗费用进一步上涨、药品供应更加紧张。

  由此可见,这场关税大战绝非只是针对中国,全球医药市场供应链的平衡将面临巨大挑战。

  三、对康复行业可能的影响

  康复行业似乎与这次关税大战相距甚远,但真的是这样吗?仔细分析一下便会发现,康复行业不仅会受到影响,而且还可能是被忽视的“隐性重灾区”。

  1、高端康复设备采购成本飙升,行业升级或受阻

  目前国内康复领域仍还存在着大量之前的进口设备,例如用于神经康复的外骨骼机器人、磁刺激仪、进口的高端激光治疗仪等,大多品牌来自美国或欧美国家。125%的关税猛然加在这些设备身上,新的设备采购价格必然暴涨。

  对于规模较小的康复中心或基层医疗机构,这意味着:

  买不起设备:原本计划引进的设备不得不取消,严重制约康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设备维护成本剧增:已经购入设备的维护、零配件成本也将随之飙升,康复机构运营成本不断上涨。

  而对于本就处于盈利压力之下的康复器械公司而言:

  高额进口成本转嫁难:关税压力下,康复器械企业采购的进口设备或零部件成本急剧上升,但短期内向下游客户(医院、康复中心)提价的空间却极为有限。

  现金流紧张:尤其是大量垫资采购进口设备的经销商,可能面临严重的资金周转危机。

  长期看,这可能导致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被迫出局的风险显著增加。

  2、“国产替代”并非万能,短期内难以迅速补位

  有人说:国产替代就能解决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国内的康复设备确实发展迅速,但在高端智能化设备、精准康复技术领域,与进口品牌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技术可靠性:国产高端设备在稳定性、精准性方面与进口设备仍存差距,市场信任度也有待提升;

  产品迭代慢:美国等发达国家康复设备产品迭代速度极快,国内企业短期内难以迅速跟上;

  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国内品牌的设备中,诸如芯片、传感器等关键部件依旧大量依赖进口,因此实际上国产设备同样受到关税影响。

  也就是说,“国产替代”确实是长期必然趋势,但短期内难以缓解此次关税战带来的市场压力。

  3、基层康复医疗或成受害重灾区

  一些县级医院、社区康复中心原本资金紧张,本来就买不起太多高端设备。而本次关税风波之下,高额成本将使得原本有意引进的新设备被迫搁浅,基层康复水平难以快速提升。

  同时,国内基层康复治疗师的待遇本就偏低,机构运营成本大幅上升之后,最容易做的就是压缩人力成本——进一步降低治疗师的待遇,甚至裁员减负。

  长期下来,行业可能出现恶性循环:

  成本上涨→基层机构难以采购优质设备→康复治疗服务质量下降→患者流失→收入减少→治疗师待遇进一步下滑……

  关税大棒落下,你认为对康复产业会有哪些影响?欢迎来说说你的看法~

最新文档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