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捆绑销售,强生子公司被判赔偿10亿!

栏目:医休观点发布:2025-05-24浏览:2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研究院

作者:医休哥

大家好,我是医休哥。

近日,强生集团旗下Biosense Webster公司因反竞争行为被裁定向医疗器械再处理企业Innovative Health支付1.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5亿元)赔偿。。这起历时6年的反垄断诉讼,揭露了医疗巨头如何通过捆绑销售垄断市场。

捆绑销售:买系统必须用新导管

案件核心围绕心脏标测系统Carto3及其专用导管。强生被控要求医院在购买该系统的临床支持服务时,必须使用其原厂新型导管,从而排挤第三方再处理企业。Innovative Health指控,这种捆绑销售行为使得强生长期垄断心脏标测导管市场,2019年起诉时其市场份额高达90%。

加州中区联邦法院陪审团于5月16日全票认定,强生违反《谢尔曼反垄断法》第1、2条及加州《卡特赖特法案》,通过非法搭售、排他协议等手段维持市场垄断地位。这是近年来医疗设备领域金额最大的反垄断判决之一。

案件最初于2022年被提起,曾一度遭驳回,后由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于2023年重新审理。再处理行业组织AMDR呼吁医院加强合规管理,防止原始设备制造商以服务终止、质保作废等手段打压再处理产品的使用。

美国医疗器械再处理协会(AMDR)第一时间声援判决,其CEO表示:“强生长期用不正当手段打压合规的再处理产品,这些产品能降低医院30%成本并减少医疗废物。判决释放明确信号——市场需要公平竞争。”

截至发稿,强生尚未回应判决。业内分析指出,此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全球医疗设备再处理市场规模已超30亿美元,而心脏导管等高价耗材占比显著。判决或促使更多医院采用再处理产品,加速行业生态变革。

案件折射出医疗行业两大趋势:一方面,再处理技术符合低碳医疗潮流,FDA统计显示合规再处理产品不良事件率仅为0.003%;另一方面,原厂企业维护市场份额的压力增大。如何在创新保护与反垄断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全球监管的新课题。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