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官网误发内部真实情况摸底表格,康复科底裤都被扒光了~

栏目:医休观点发布:2025-05-03浏览:4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NNR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

国内某三甲医院官网招聘时候误发内部摸底表格……

101005康复治疗学:主要服务ICU,为了学科亚专业发展。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512针灸推拿学:现在因为人手不够导致进修、下乡难以派出。

100217麻醉学(疼痛方向)、100214肿瘤学:科室提出因治疗师不够导致业务量起不来

105110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与康复科招聘类似,发展开拓重症康复技术及市场,不同意由康复科派驻人员,希望科室亲自培养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目前骨科康复发展不理想,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该岗位招聘入院后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型收入。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家医院目前的康复开展情况(纯属小编自嗨):

一、康复科 vs ICU

从招聘需求上看,康复科和ICU对“重症康复”的定义和期望并不完全一致:

  • ICU希望培养自己的康复治疗力量,原因是不想受制于康复科派驻人员;
  • 康复科也不愿意放弃重症康复这一新兴领域,想通过招聘独立发展业务。

重症康复在国内属于快速兴起但尚未成熟的领域,谁抢先布局,未来谁的话语权就大。这种矛盾不仅是人员归属,更是科室发展的战略之争。

二、科室与医院整体利益间的拉扯

例如,骨科坦诚提出,招康复治疗师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收入。这说明,康复在不少医院的定位依然是提升效益的工具,而非独立且完整的学科。

科室看重的是人留在自己部门带来的直接效益,但医院高层关注的更可能是学科整体布局和成本控制。这种分裂的目标,常常使医院的康复布局陷入混乱,甚至导致人员浪费和效率降低。

三、治疗师短缺,业务难以扩张的尴尬现实

很多科室明确表示治疗师不足,业务根本推不动。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揭露了康复治疗师群体在国内医院的尴尬处境:

  • 招聘难:待遇低、晋升空间小,吸引不了优秀人才;
  • 留人难:科室之间的“争抢”,治疗师经常成了最基层的被动棋子;
  • 培养难:缺乏系统化的人员培养体系,进修下乡等外派工作没人顶岗。

四、为什么科室之间都要争抢康复治疗师?

康复治疗已经不是单一科室的专属技能,而逐渐成为各个临床科室提升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撑。

  • ICU强调亚专业的建设,是因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率提高,ICU中长期卧床、呼吸机依赖患者越来越多,开展重症早期康复势在必行。
  • 骨科强调“缩短住院日”与“提升服务收入”,则清晰表明康复治疗对术后患者康复效率、成本控制和收入提升的重要作用。
  • 疼痛科、肿瘤科也提出治疗师不足的问题,则反映出临床多样化需求已超出传统康复科的供给能力,尤其是肿瘤康复和疼痛康复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推动治疗师走出康复科,直接进入临床前沿。

这背后揭示出一个误区:
医院将康复视为“附属服务”,而非独立的医学专业领域。

康复治疗师往往被视作技术型人才,科室之间的争抢本质上反映出医院管理者对康复学科的战略认知不足,更多考虑的是局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整体学科建设和康复专业人才梯队的系统性培养。


五、海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

对比发达国家的经验:

  • 康复治疗师拥有独立的职业路径,形成系统化培养与进阶体系;
  • 医院康复体系布局清晰,康复治疗师统一归属康复科或康复治疗部,跨科室服务,有清晰的协作规范;
  • 重症康复由专门培养的康复治疗师提供服务,ICU、康复科共享人员资源,而不是简单的“抢人”。

你咋看这份摸底表格?欢迎评论区提出看法。

 

最新文档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