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著名三甲医院被查处,最高罚款840余万元,这家当地唯一的三级康复医院也上榜

栏目:行业新闻发布:2025-05-03浏览:3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NNR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

近日,重庆市医保局集中公示7家三甲医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件,总处罚金额突破2000万元,再次敲响医疗行业合规警钟。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处罚名单中,重庆医科大学体系内5所附属医院集体"上榜",折射出公立医院运营中的深层管理难题。

截图自重庆市医保局

【重庆重拳整治医保违规】
根据官方通报,本次受罚的7家医疗机构涉及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12类典型违规行为,累计追回医保基金781.9万元,行政罚款1372.5万元。其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以843.9万元罚款居首,该院被查出存在分解住院、集采不规范等10项违规行为,其3700张床位的庞大体量与年接诊91.7万人次的业务规模,更凸显出系统性管理漏洞。

【混合所有制医院陷监管困局】
值得关注的是,重医附属第三医院(方大医院)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本次因串换项目等违规行为被追缴57.4万元医保基金并处罚193.8万元。这家由校方与民营资本共建的三甲医院,在实现年门诊量百万人次的同时,也暴露出特殊体制下的监管挑战。去年末该院部分权益以9.58亿元成交的资本运作,与当下的行政处罚形成鲜明对比。

【跨国医疗机构同样中招】
本次处罚名单中,重庆莱佛士医院作为涉外医疗机构的违规案例具有典型意义。尽管仅涉及3268元小额违规,但其暴露的过度检查等问题,反映出外资医院在适应国内医保政策方面仍需加强合规建设。这家新加坡背景的医疗机构曾以高端服务著称,此次处罚或将影响其在跨境医疗市场的品牌形象。

【东北再现天价罚单】

无独有偶,

同一时间内,信用中国(黑龙江)公布,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某医院因存在19项医疗项目违规收费问题,被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29.9万元

处罚指出,该院在2022年10月至2024年9月间,多次出现收费天数或时长超出住院实际、无物价依据擅自收费、项目拆分重复计费等行为,涉及金额逾153万元。部分项目如“润滑剂”“手术刀”等未明示收费依据,引发关注。此次处罚依据《价格法》等法规执行,除罚款外还责令没收违法所得

具体来看,医院在部分检查项目中存在重复计费现象。

如对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重复收取相同项目的费用;

肛门指检双倍收费:同时收取“肛门指检”和“肛门镜”费用,患者检查多付11622元。

监护仪“永动机”:患者住院期间,单日无指征重复收取“心电监测”“无创血压监测”费用。

在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方面,部分项目收费标准超出政府指导价;

更有甚者,将本应整体收费的项目人为拆分为多个子项目分别收费。

牙龈翻瓣术“一拆三”:将牙槽骨修整术拆分为“牙龈翻瓣术+麻醉+手术”三项收费,违规收取17880元。

“润滑剂”天价陷阱:无收费依据的“润滑剂”项目,两年内竟收取103.9万元占违规总金额的68%。

“无中生有”虚构服务

床位费超期收割:患者出院后仍收取“床位费”“护理费”,最高超期收费7883元。

虚构“特大换药”:未达到换药面积标准却收取费用,涉及金额12810元。


从两地案例可见,2025年医保监管呈现三大特征:
1)穿透式检查:从单纯费用审查转向诊疗合理性判断
2)全流程追溯:利用大数据分析住院周期、耗材使用等关联数据
3)跨部门联动:市监部门与医保局形成监管合力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建立智能化内控系统、开展临床路径规范化管理已刻不容缓。特别是康复医学等重点领域,更需要对照《医保典型违规负面清单》进行合规改造。在DRG支付改革背景下,如何平衡医疗质量与运营效益,将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核心课题。

 

最新文档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